作为一名农业科学研究工作者,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戚益军需要“潜入”植物细胞内的微观世界,与核酸分子打交道。今年全国两会,他的视野转向与农业科研相关的宏观领域,提交了关于提高我国耕地自主经营效益和加强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两份提案。
在植物非编码小核酸研究上深耕了近20年,戚益军发现和命名了多种新型小核酸。“20多年来,科学家们正不断破译基因组中的‘暗物质’,即非编码核酸的功能密码。”戚益军说,“但这蕴藏生命奥秘的‘密码本’,我们至今仅仅读懂了寥寥几页。”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的发挥新型制优势,全方面提升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增强原始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这让戚益军感受到国家格外的重视科学技术创新,对原创性、前沿性基础研究不断加大经费投入的强烈信号。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科技部部长阴和俊提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去年,我国在量子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正式投产,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运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出口增速喜人。“我们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呈现新气象。”阴和俊说。
10多年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振涛与企业谈起二氧化碳热泵时,对方一脸茫然。几年后,当张振涛要把“温室气体”做成新型储能资源时,那时能理解的人还寥寥无几。
前瞻性科研项目的推进往往面临材料短缺的问题。在国内,张振涛带着学生跑了多家企业,找不到一台二氧化碳压缩机,甚至配套组装的阀门等零部件都一件难求。
“我们在科研中预测到二氧化碳的利用对未来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双碳”目标提出之前,2012年左右,张振涛开始研究二氧化碳储能和压缩制冷、热泵技术。最终,张振涛团队完成了液态二氧化碳储能技术的突破,能够给大家提供适应多场景的二氧化碳储能系统项目建设与技术服务。有投资者主动找过来,技术在央企设备中得到了运用。如今,去企业走访,张振涛再谈起二氧化碳储能技术,在场的人员不仅能立刻理解,还纷纷寻求技术合作。
“从这个非常细分的领域,我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技术进步能推动行业发展。在城市发展需要新生产力、新动能的时候,新赛道的提前布局为能源发展贡献了新力量。”张振涛说。
奔跑了18年,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看来,自从2006年成立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后,布局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原始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脚步加快了,“18年的发奋图强,我国在科学前沿研究的总实力强大起来了”。
作为我国较早开展高速铁路信息通信研究的专家,30年来,钟章队的研究成果被大范围的应用在青藏铁路、京沪高铁等工程建设中。在他看来,科学技术创新是协同发展的结果,会跟随产业链、生态链展开全链条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谁提前掌握了创新的主动权,形成原创性、变革性、颠覆性的关键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以科学技术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阴和俊说。
加快科技强国建设的步伐,重点是要建设一批规模宏大、勇于创新的拔尖创新人才。
3月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阴和俊举例说,北斗导航、探月工程等重大工程中到处都能看到年轻人的身影,许多团队的平均岁数刚过30岁,“许多国家是很羡慕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四部科技委委员李秀敏对此深有感触。她和记者说,青年科学技术人才是航天事业人才队伍的主力军,以她所在的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四部为例,35岁以下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占比已超过60%。
“航天事业的精髓在于汇聚集体的智慧,我们的青年人才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共同铸就了航天领域的创新力量。”李秀敏深知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她认为,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培养青年技术骨干,打造知识结构互补,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技术门类聚集的人才梯队,让他们“担主角、挑大梁”,才有机会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人才培养,是全国政协委员、贵州大学物理学院院长江阳最关心的话题。对西部地区高校来说,江阳认为,第一个问题是怎么样才能解决人才规模的问题,要创新营造出培养人、留住人、发展人的良好氛围;第二个问题是要不断打破传统的评价体系,不以论文指标去进行单一评价,适当降低考核频率,为原创性研究提供包容和发展的空间。
“积极引导青年科研工作者投身创新型工作,鼓励他们敢于试错,探索无人区,并给予充分的试错安全感,才能让一批青年人成为科学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江阳说。
“高校是培养从事科学研究队伍的主力军。”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大学教授万师强建议,要加大对高校资源的有效投入,形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氛围,优化分类评价体制,让人才能在优质土壤中“茁壮成长”。
针对“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话题,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员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陈群提到,对基础研究人员,完善“非升即走”考核模式,延长评价周期,使青年科学技术人员敢于承担周期长、难度大的科研。
正如阴和俊在答记者问中所说,“对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要赶早一点、宽松一点、面宽一点,跟得紧一点。”
在履职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文参与了多项调研,这中间还包括国产大飞机发动机制造存在的问题、国产芯片发展的路径等。从一个工业人的角度来看,要实现科学技术创新,走向工业强国还需要在技术应用上“做苦工”。
严建文把科学技术创新的概念拆分成科学理论创新与技术应用创新两个词汇。两个概念代表着两种核心竞争,要并驾齐驱,同步发展。他以汽车行业的迭代史为例,当产业线不断迭代,新科学研发技术投入到工艺的提升,百姓就能切实感受到交通工具的升级换代,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数。
但现实的问题是,技术落地的速度还“跟不上趟”,工业制造的水平还面临“加油提速”的问题。严建文认为,在呼吁科学技术创新的时代,工程一线的实际转化仍然需要得到重视。他呼吁,尽快制定中国工业发展路线图,落实短缺技术能力建设的路线和方向,安排科学的赶超时间表。
3月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也提到此类问题。他说:“自主创新对中央企业来讲,我感觉要‘顶天立地’。”在“顶天”方面,中央企业承担起大量的大科学工程,产出了一些大的成果,但在“立地”方面,特别是在“根技术”等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
张玉卓强调,我们鼓励中央企业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特别是带有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的投入。
张振涛对此也深有体会。从基础研究到实现技术突破,他们走了10多年;从技术突破到投入应用,又走了7年时间。如今,张振涛团队仍然在进一步研究,探索二氧化碳动力装备的共性问题。他说:“要打通理论和应用的通道,把科学技术创新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建议,逐步提升科学产出效益,确保每一项大科学设施都能发挥其最大潜能,全方面提升我国“大设备”产出“大成果”效能,确保每一项设施都能成为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为我们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奠定坚实的人才和技术基础。
今年全国两会,创新成果、创新人才、自立自强成为讨论的高频词。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戚益军备受鼓舞,希望“国家的政策可以尽快落到实处,早日解决科学技术创新机制体制问题,为基础研究的自由探索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激发科研人员更大创新潜力”。
上一篇:想象不到的超光速旅行即将成真?首个曲速引擎诞生震撼世界
下一篇:四川省凉山州某发电公司发电机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